国产精品影视_二区视频_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吃药_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综合_久久精品免费国产_免费a视频在线观看
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 > 服務支持 > 資訊動態資訊動態

交換機的交換架構

 交換機的交換架構是框式交換機才有的概念,它最主要的作用是任意輸入端可以交換為任意輸出端。交換架構的最基本組成為:輸入端口、輸出端口和連接輸入輸出端口的交換網絡

1.png

 

        業界主要的三種交換架構如下圖所示:

2.png

 

    為什么會出現架構的變化?交換架構本質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多個端口之間轉發效率的問題。隨著數據量的增大,客戶對交換機接口數量的要求增多,框式交換機靈活的端口擴展,這些情況導致在硬件上,傳統的架構很難部署,在轉發效率上,也容易出現轉發瓶頸。

 

    一、MESH架構

    MESH架構又叫全連接架構。實際上就是將交換機的每一個端口(線卡),都通過背板走線的方式連接在一起, 每兩個端口之間都有一條線直接連接,所有的數據都是直接從輸入端轉發到輸出端。

線卡和線卡之間通過背板直接相連。每兩兩線卡之間都通過背板走線相連。典型為兩級交換架構,即 LC<--->LC。

架構圖如下圖所示:

3.png

 

    數據報文轉發流程:

    1、報文從線卡1進入,跨卡報文送到與目的線卡連接的背板通路;

    2、線卡1發送到背板的報文通過Hash等算法實現流量的均衡;

    3、報文到達目的線卡發出。

   整個架構優勢如下:

  • 專用高速通道,數據可以無阻塞交換

  • 轉發時延小,線卡之間直接轉發數據

  • 綠色節能,沒有交換芯片,降低整個機身的功耗

    架構缺點:

  • 對背板走線要求高

  • 由于需要全端口互聯,所以僅適合底槽位的設備,原因如下:

    1、全互聯,擴展性差

    2、槽位數越多,需要連的線越多

    3、槽位越多,需要的走線越長,走線越長信號越差,影響通訊的質量

  • 轉發速率受限于背板帶寬,因為沒有轉發芯片,所以轉發效率不是很高。

     

    二、Crossbar架構

    Crossbar介紹

    為了解決MESH架構無法靈活擴展,轉發效率不高等問題,設計除了Crossbar架構。在該架構中,將交換業務交給交換網板或者集成了交換芯片的引擎來完成。線卡之間需要經過交換網板才能轉發出去。

4.png

    Crossbar架構特征:

    包含一到多個并行工作的Crossbar芯片,業務線卡通過背板走線連接到Crossbar芯片上,Crossbar芯片集成在主控引擎上。業務調度和均衡通常采用集中仲裁或者Hash方式

多級交換,典型為三級:LC<--crossbar-->LC。

 

    Crossbar交換芯片架構:

5.png

6.png

    如圖所示,每一條輸入鏈路和輸出鏈路都有一個CrossPoint,在CrossPoint處有一個半導體開關連接輸入線路和輸出線路,當來自某個端口的輸入線路需要交換到另一個端口的輸出點時,在CPU或交換矩陣的控制下,將交叉點的開關連接,數據就被發到另一個接口。

    簡單地說,Crossbar 架構是一種三級架構,它是一個開關矩陣,每一個CrossPoint都是一個開關,交換機通過控制開關來完成輸入到特定輸出的轉發。如果交換具有N個輸入和N個輸出,那么該Crossbar Switch就是一個帶有N*(N-1)≈N²個CrossPoint點的矩陣,可見,隨著端口數量的增加,交叉點開關的數量呈幾何級數增長。對于Crossbar芯片的電路集成水平、矩陣控制開關的制造難度、制造成本都會呈幾何級數增長。所以,采用一塊Crossbar交換背板的交換機,所能連接的端口數量也是有限的。

 

    優點:CrossBar內部無阻塞(相對的)。一個CrossBar,只要同時閉合多個交叉節點(crosspoint),多個不同的端口就可以同時傳輸數據。從這個意義上,我們認為所有的CrossBar在內部是無阻塞的,因為它可以支持所有端口同時線速交換數據

    劣勢:線卡間雖有多路徑,但無法實現嚴格的負載均衡和無阻塞。且受限于Crossbar芯片,在滿插槽位的情況下,也可能無法支持無阻塞。引擎和交換芯片集成在一起,一旦引擎掛了,就不能轉發數據了。

    Crossbar在實現上又具體分為兩種架構,一種是無緩存的Crossbar架構,一種是有緩存的Crossbar架構,主要區別就是在每個Crosspoint處是否有緩存,當然隨著技術的發展,有緩存的Crossbar架構也逐漸在輸入端加了緩存。

 

    無緩存的Crossbar架構

    所謂的無緩存的Crossbar架構,就是每個交叉點沒有緩存,業務調度采用集中調度的方式,對輸入輸出進行統一調度,報文轉發流程如下:

 

    1. 報文從線卡進入,線卡先向仲裁器請求發送;

    2. 仲裁器根據輸出端口隊列擁塞情況,決定是否允許線卡發送報文到輸出端口;

    3. 報文通過Crossbar轉發到目的線卡輸出端口。

    但由于是集中調度,所以仲裁器的調度算法復雜度很高,擴展性較差,系統容量大時仲裁器容易形成瓶頸,難以做到精確調度。

 

    緩存式Crossbar架構

    最早的緩存式Crossbar只有交叉節點帶緩存,而輸入端是無緩存的,被稱為”bus matrix”,后來,CICQ(聯合輸入交叉點排隊 )的概念被引入,即在輸入端用大的Input Buffer,在中間節點用小的CrossPoint Buffer。這種結構采用分布式調度的方式進行業務調度,即輸入和輸出端都有各自的調度器,報文轉發流程如下:

    1. 報文從線卡進入,輸入端口通過特定的調度算法(如RR算法)獨立地選擇有效的VOQ(虛擬輸出隊列);

    2. 將VOQ隊列頭部分組發送到相應的交叉點緩存;

    3. 輸出端口通過特定的算法在非空的交叉點緩存中選擇進行服務。

     由于輸入和輸出的調度策略相互獨立,所以很難保證交換系統在每個時隙整體上達到最佳匹配狀態,并且調度算法復雜度和交換系統規模有關,限制了其擴展性。

    基于CICQ的Crossbar同時滿足了較大容量交換和較好的業務調度的需求,是一種比較完善的交換架構,交換容量可以從幾百G到幾T,通常支持10G接口但無法支持40G和100G接口。由于交換容量不是很大,交換網通常集成在主控板上,采用1+1主備或負荷分擔工作方式。

    這種交換網版集成在主控板上的方式,好處是減少了槽位的占用,但是缺點比較多,比如:一旦主控板掛了,交換芯片也就掛了,無法繼續進行轉發;芯片在管理板上,與線卡互聯,因為線的速率是有限的,且不能擴展交換網版,所以交換性能是有限的。

 

    至于為什么Crossbar架構無法支持40G以上接口的流量呢?海翎光電的小編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:

  • 初步覺的不支持40G以上的接口是受交換容量的限制。交換芯片畢竟是集成在引擎上的,每塊芯片的容量有上線,最多只能有兩塊交換芯片的前提下,交換容量的上限無法滿足40G端口的需求。

  • 查閱資料說crossbar的數據轉發靜態IP轉發,也就是說同一條IP的數據會走同一條路徑,可能出現源自同一IP的大流量數據,被轉發到同一條路徑中,造成阻塞,而此時其他路徑卻是空閑的。比如當使用40G以上端口進行視頻業務轉發時,路徑壓力會變大,導致造成阻塞。

  • 由于是通過仲裁器集中調度,所以系統流量大時,調度算法的設計會很復雜,不好設計。

MESH與Crossbar架構區別:

7.png

8.png

    三、CLOS架構

    近二十年來包交換網絡的高速發展,10G接口已經逐漸無法滿足要求,40G口甚至100G口的交換機開始出現在市場,迫切需要超大容9.png量和具備優異可擴展性的交換架構,CLOS這個古老而新穎的技術再一次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。

 

    CLOS交換架構是一個多級架構;在每一級,每個交換單元都和下一級的所有交換單元相連接。一個典型的CLOS交換三級架構由(k,n)兩個參數定義,如下圖所示,參數k是中間級交換單元的數量,n表示的是第一級(第三級)交換單元的數量。第一級和第三級由n個k×k的交換單元組成,中間級由k個n×n的交換單元組成。整個構成了k×n的交換網絡,即該網絡有k×n個輸入和輸出端口。

 

    對于需要更高容量的交換網,中間級也可以是一個3級的CLOS網絡(即CLOS網絡可以遞歸構建),比如4個第一(三)級n×n芯片加上2個n×n的第二級芯片可構成一個2n×2n的交換網。由于CLOS網絡的遞歸特性,它理論上具有無與倫比的可擴展性,支持交換機端口數量、端口速率、系統容量的平滑擴展。

 

    CLOS交換架構可以做到嚴格的無阻塞(Non-blocking)、可重構(Re-arrangeable)、可擴展(Scalable)。

 

(下圖是海翎光電的小編對上圖理解后畫的理解圖。 

10.png

    CLOS架構特征:包含多塊獨立的交換網板(簡稱 FE),每塊網板上包含1個或多個FE交換芯片。

      CLOS架構中,我們又分為廣義CLOS架構和狹義CLOS架構。但一般來說,我們所說的CLOS架構都是指的狹義CLOS架構。

    3.1 廣義CLOS架構

     廣義CLOS架構類似于Crossbar架構,只不過是將交換舉證與管理引擎分離了,交換矩陣可以有多塊,具備多級交換架構

11.png

     在幾何拓撲上將多個Crossbar連成與上文描述的CLOS架構相類似的形式,并采用靜態路由方式,即業務流進入交換網前,根據源端口指定或基于Hash算法選擇一條路徑。所以,屬于同一條流的所有報文將選擇同一條路徑進入交換網。顯然,當系統中業務流較為單一時,被Hash算法選中的路徑容易形成阻塞,而其它路徑則較為空閑。類似道理,業務流從第二級交換到第三級時,也容易形成阻塞。這種架構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無阻塞CLOS交換架構,其交換性能與基于CIOQ的Crossbar相當。

    3.2 狹義CLOS架構

12.png13.png

 

    轉發方式(基于動態路由的轉發方式)

    因為這個轉發方式需要將數據包切成cell進行轉發,所以也叫做基于Cell的動態負載。

    1. 第一級線卡,每個業務流可通過Round-robin或隨機方式均勻發送到k條連到第二級的路徑上

    2.入方向線卡將數據包切分為N個cell,其中:N=下一跳可用線路數量;

    3. 交換網板采用動態路由方式,即根據下一級各鏈路的實際可用交換能力,動態選路和負載均衡,通過多條路徑將分片發送到出方向線卡;

    4. 出方向線卡重組報文。

    動態負載關鍵點在于能負載分擔地均衡利用所有可達路徑,由此實現了無阻塞交換。

     動態路由關鍵點在于能負荷分擔地均衡利用所有可達路徑。對于第一級,每個業務流可通過Round-robin或隨機方式均勻發送到k條連到第二級的路徑上(通常基于信元的發送);到達第二級的業務流將基于信元自路由技術(Cell-based Self-routing),根據交換網路由選擇相應路徑交換到第三級目的端口。第三級收到所有來自第二級的信元時,把信元重組成報文,并保證報文順序正確。動態路由方式由此實現了嚴格的無阻塞交換,并有利于減小加速比從而提高有效端口容量。

    動態路由方式有一個突出優點,即平滑支持更高速率的網絡端口,比如40GE/100GE。這是因為它可以充分利用所有可用路徑形成一個大的數據流通道,比如24條3.125Gbps通道可以支持100GE數據流。相反,靜態路由方式則受限于單條路徑的帶寬,比如基于XAUI接口的Crossbar交換,網絡端口速率最高只能達到10Gbps,無法支持40GE和100GE。

    基于動態路由的CLOS架構,再結合合適的業務調度機制,就可以支持完善的QoS。采用CLOS交換架構的典型設備有:銳捷N18000統一交換架構核心交換機,Juniper T1600核心路由器。在2009年2月初,Juniper剛剛發布了TX-Matrix Plus,通過多框互聯技術支持把16臺T1600構建成一個25Tbps的無阻塞交換系統,顯示了CLOS架構卓越的可擴展性。2004年,Cisco發布了其路由器旗艦產品CRS-1,采用了三級動態自路由的Benes交換架構,支持72個機架的互聯,達到46T/92T的系統容量。Benes交換實質上是CLOS交換架構的一個特例。

    由于CLOS交換系統容量很大,物理實現上,通常采用N+1個獨立的交換網槽位,與主控板控制平面徹底分離,一方面提高了系統容量可擴展性,另一方面極大程度上提高了轉發平面的可靠性,避免了控制平面出現故障或進行倒換時對轉發平面的影響。

CLOS與Crossbar的對比:

14.png

    四、交換機網板設計

    交換網板主要有三種設計,分別是非正交背板,正交背板,正交零背板

15.png16.png17.png

 

    如圖1所示,非正交背板結構,業務線卡與交換網板互相平行,板卡之間通過背板走線連接。因為背板走線會帶來信號干擾,背板設計也限制了帶寬的升級,同時,背板上PCB的走線要求很高,從背板開孔就成了奢望,這直接導致純前后的直通風道設計瓶頸一直無法突破。所以背板帶寬限制了帶寬的升級,同時也增加了散熱的難度。

    我們發現正交結構能夠很好的減少背板走線,降低了信號衰減。因此將非正交背板改成了正交背板。但是同非正交背板設計一樣,背板帶寬限制了帶寬的升級,同時也增加了散熱的難度。因此我們就考慮,是不是可以不要背板呢?正交零背板的方式因此出現。

    正交設計能減少背板走線帶來的高速信號衰減,提高了硬件的可靠性,無背板設計能夠解除背板對容量提升的限制,當需要更大帶寬的時候,只需要更換相應板卡即可,大大縮短業務升級周期,并且因為沒有了背板的限制,交換機直通風道散熱問題迎刃而解,匹配數據中心機房空氣流的走向,形成了貫穿前后板卡的高速、通暢的氣流。由于正交結構的優勢,我們逐步轉變為了正交背板結構。

 

    五、總結——架構對比一覽

18.png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美国av片在线观看 |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| 青草av.久久免费一区 | 九九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| 姑娘第四集免费看视频 | 精品99在线视频 | 日本aⅴ在线| japanesexxxxxxxhd| 射逼网站| 天天操天天碰 | 日本成人一区 | 免费黄色大片在线观看 | 一级做a爱片久久毛片a高清 | 日本中文字幕高清 | 国产99一区二区 | 看免费毛片 | 国产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| 久草在线资源福利站 |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九岛 | 国产中文一区 | 久草欧美| 亚欧美一区二区 | 国产精品嘿咻嘿咻在线播放 | 亚洲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| 欧美视频不卡 | 久久青草影院 | 成人免费福利视频 | 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| 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四十五十骆 | 经典三级在线视频 | 精品成人在线观看 |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毛片在线 | 又黄又爽又色无遮挡免费 | 99精品在线免费 | 九九热九九|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| 人人玩人人爽 | 日本xxxx视频 | 日本黄色一级电影 |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| 成熟女人特级毛片www免费 |